测温锡膏分两种
一种是有铅测温锡膏
一种是无铅测温锡膏

拆焊BGA芯片前
取少量锡膏放在芯片四周
如下图所示:

启动BGA返修台 加热芯片
焊接流程结束后
锡膏会熔化成 超大锡球
如下图所示:

锡膏的温度与芯片下面锡球的温度非常接近
锡膏熔化表明BGA芯片的锡球也已熔化
正常情况下
焊接流程结束后
四团锡膏刚好熔化成锡球
通过这种方式
观察焊锡熔化进程
注意:
无铅电路板要用无铅测温锡膏
有铅电路板要用有铅测温锡膏
强烈建议新用户:
先用废电路板练习
正确掌握返修台的操作技巧前
不要焊接高价值的电路板!!!
测试流程:
如果锡膏提前熔化
请选择温度较低的温度曲线继续测试
如果曲线运行结束后 锡膏未熔化
请选择温度较高的温度曲线继续测试
平均3-4次
可以找到最合适的那组温度曲线
选择温度曲线要考虑的因素:
1。电路板的厚度
2。电路板的大小
3。锡球的类型:有铅 无铅
4。风嘴的型号
测温锡膏与测温线的性能对比
早期,BGA返修行业测温度主要用热电偶(俗称测温线),直到现在,这种测温方案仍在延续。总结10年来的使用体验,笔者发现测温线的测温精度和可靠性有问题,举例说明:
1。测温线的精度有问题,笔者曾做过实验,将两个德国进口测温线的探头捆绑在一起,将其放在热风嘴下加热,220度时,将两个测温线连接到同一温度表上观察,温度误差居然11度!!!
为避免误操作,笔者交换捆绑顺序,交换位置,交换测温顺序,两个测温探头的误差始终保持10-13度。
2。长期使用后,测温线会粘灰尘、磨损、氧化,这些因素会影响精度。
3。测温模数转换电路存在老化、故障等不稳定因素,会影响测温可靠性。
4。测温探头通常用胶带粘在电路板上。实验表明,胶带粘贴很难保证探头与电路板紧密贴合,一旦探头与电路板间有缝隙,温度误差会达到10度以上。另外,高温胶带额定工作温度不超过180度,当温度达到200度以上时,胶带很容易松动,从而使得测温探头与电路板间产生间隙。
测温锡膏的优点: 测温锡膏配方固定
有铅测温锡膏熔点183度
无铅测温锡膏熔点217度
对应的锡球熔点完全相同
测温锡膏是粘性膏状
可以紧密地粘在电路板上
锡膏的温度与电路板的温度始终相同
非常可靠
测温锡膏的缺点:
测温锡膏属于耗材
经笔者精确计算
测试一次温度
所消耗的锡膏价值0.2元
|